服务电话 4000182939
- Candomore Brand Design
- We are fully committed
- to the plane design arts of China.
- 山东干将莫邪设计咨询有限公司
- 山东省济南市龙奥北路奥龙观邸别墅
- 垂询电话 4000182939
- 免费电话 4000182939
- 电子邮件 151712149@qq.com
合作媒体推荐
设计伦理视角下的“以人为本”和“绿色设计”
演讲:顾群业
时间:2009年7月22日
地点:韩国釜山展览与会议中心(Bexco)
尊敬的Lee You Sang教授,尊敬的各位设计师、艺术家朋友,非常高兴通过国际文化联合的平台跟大家交流,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《设计伦理视角下的“以人为本”和“绿色设计”》。
分三个部分:“以人为本”的设计原则、“绿色”的设计原则以及重建设计伦理。
“以人为本”的设计原则。
设计“以人为本”是设计界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,或者说被普遍当作设计的一条原则。但我认为设计“以人为本”是一个有关人与自然的悖论,“以自然为本”在逻辑关系上能够涵盖“以人为本”,可以更好、更全面地表达“以人为本”原有的含义。
设计“以人为本”是指在设计中将人的利益和需求作为考虑设计中一切问题的出发点,并且以此作为衡量设计结果的尺度。
经济学的“以人为本”用来解决产品是否能够满足“人”的消费目的;设计界则用它表明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人的安全、舒适与便利。由此可见,“以人为本“的核心观点正是以“人”为中心。
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处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。西方哲学把自然放在了人的对立面,认为自然界中一切都要为人的利益服务,人是宇宙自然一切的中心。
如果我们去总结西方哲学中影响最大的几个命题,那么,由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的这句“人是万物的尺度”,必然会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。它的影响力从古希腊哲学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后现代主义,而且被认为是西方哲学中唯心主义传统的源泉。
正是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生存逻辑,造就了西方的工业文明以及不断被纵容的消费文化。
右面这副招贴设计作品,就是对设计“以人为本”的一个反思。
事实上,人类在自然面前非常的渺小和柔弱。
人类从属于自然,而自然并不从属于人类。
从这个角度来讲,“以人为本”是有问题的。以“自然为本”或许是一种更好的方式。
其实,“以自然为本”的价值理念在东方哲学体系中一直处于核心地位。在东方传统的哲学体系中,历来提倡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辩证关系,即“天人合一”。
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说人是宇宙中的“四大”之一,这“四大”是指:道,天,地,人。
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这是它们之间的关系。什么是“自然”?中文字面的意思就是“本来就这样”。既没有为什么,也不是为了什么。
这就是哲学,你问为什么,他回答说,本来就这样,没有为什么。
所以,我们只能尊重万物的生存权利,遵循万物自身的本性和规律,当然可以辅助和促进自然的发展,但不能乱来。
道家后期的庄子也认为人应当与自然合为一体。
所以说,人是“四大”里平等的一员,不能凌驾于地、天、道之上。也不应该成为“万物的尺度”。
还是刚才那张图,既然“自然”在逻辑关系上涵盖了“人、地、天、道”,那么我们用“以自然为本”来扬弃“以人为本”,并不是说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,不再考虑人的舒适和便利了。事实上,以“自然为本”才是真正的“以人为本”。
中国的艺术理论,有个词叫做“取法自然”。设计也应该是这样。这个图是中国的园林,跟西方的园林有很大的不同。
“以自然为本”可以更好、更全面地表达“以人为本”的原有之义。而“按照人的尺度来设计”就显得自私狭隘。这是一种理论上的扬弃和升华。
下面是讲人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是“中心”。这张图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阶段。
第一个阶段,人开始制造工具,改造自然。这是人对自然的第一次否定和超越。
第二个阶段,人越来越“能”。出现工业文明,“以人为中心”的思想观念逐渐渗透到人类的意识形态。
第三个阶段,信息时代,人开始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。这是人类对自身独立意识的再否定和再超越。
因此,“以自然为本”必将扬弃“以人为本”,进行“否定之否定”的哲学超越。
“绿色”的设计原则。
包括这五个方面。
“绿色设计” 的背景、本质和核心。
它的核心内容,循环、减少、再利用,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。
但也存在一种风险:就是把“绿色设计”当成人类贪婪的遮羞布,或者说存在一个误区:为了“设计”而“设计”。设计“以人为本”,请大家想一想,我们这个时代的“人”是指什么?其实是“消费者”!所谓的“以人为本”,实际上是“以消费者为本”,设计师和生产者的主要精力在哪里?都在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动机!研究消费动机,满足消费需求,是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挑剔的消费者。我们的设计,到底是“以人为本”还是在“促进消费”?在这种环境下,会有真正的“绿色设计”吗?
实际情况是,人们在热衷于“绿色设计”的同时,为实现“绿色”而付出了更高的技术成本和能源消耗。在某程度上,对绿色设计的盲目狂热还可能得不偿失。
比如现在所倡导的绿色能源——太阳能,在表面看来没有直接对生态环境产生危害,但太阳能相关技术的开发,设备的生产制造过程,甚至太阳能系统的配套产品都会产生污染。例如废弃的太阳能蓄电池,如果处理不当,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,其治理难度更大。只是很多问题现在还没有得到集中显现。奥巴马政府刚刚决定加大对新能源的投资力度,他是为了“绿色”吗?不,他只是为了引领未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,为了在新能源这块大蛋糕上划分到更大的一块利益。
再比如,出于“绿色”的目的,人们把难以降解的高分子化合物“回收再利用”,制成各类化工塑料制品,结果,造成了“白色污染”。
之后,发现了“白色污染”的严重性,又开始推广可降解的“绿色”材料。这个是上世纪90年代的资料,用可降解原料生产一次性餐具,结果发现生产过程污染严重,成本高,使用效果非常不理想。
现在问题的是,“绿色”已经不是目的,真正的目的是“利益”。而“绿色”只是为了得到“利益”的手段,披在“利益”外面的一件漂亮外衣。所以西美尔说,目标为手段所遮蔽,是所有较高文明的一个主要特征和主要问题。
“绿色设计”的观念仍然是建立在西方物质主义的消费文化基础上,单纯依靠所谓的技术进步或者设计师的努力,永远不可能走出“污染—治理—更为严重的污染”这个怪圈。
一方面我们抱怨设计手段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;另一方面我们又寄希望于新的设计来改变这种现状。
这种两难困境使得人类在每一种新产品诞生的同时,就需要有更多的技术与发明来解决这种新产品所带来的负面效应。
“绿色设计”的极致就是不要设计,但这显然走向了事情的反面。人活着就要消费,就要制造垃圾,而设计在某种意义上正是过度消费的催化剂。因为设计要“以人为本”,要千方百计地满足人类的需要,奢侈品设计、过度包装等问题就无法避免。当然奢侈品设计开始打出环保、人道等旗号,现在奢侈品设计的口号是“在人道主义前提下为消费者带来满足感”,我很怀疑。“绿色设计”在很多情况下沦为一种促销手段,或者用以提高产品附加值的噱头。
插图是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刁建中的《金缕玉衣2008》。他从多年收集的1万余张银行卡、充值卡和消费卡里挑选了1720块卡,仿照汉代出土文物“金缕玉衣”的样子,用铜线编织起来,我很喜欢这件作品。
真正实现“绿色”,在设计方法的领域里是找不到答案的,只能向人类的思想领域去寻求解决的办法。例如从人的观念入手,借助于我们东方哲学的智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,改造人类审美的价值观念等。
这是一位瑞典设计师的作品。他的原意是废物再利用,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情趣的作品。但是,如果仅仅为了满足浇花的功能,使用这个废弃的饮料瓶子就足够了,为什么还要再制作这样一个喷嘴和把手呢?我想,这就是我们设计师的工作,为这个世界制造更多的垃圾。前面讲过,绿色设计的原则之一是“减少”。
这又引出一个问题,设计师的工作到底是什么?设计一件产品?还是设计一种生活方式?
这个是获得最佳绿色设计奖的作品,是一台笔记本电脑。采用竹子作为外壳。这个设计的最大问题就是为了“设计”而“设计”。从节约资源的角度来讲,并不是使用了天然材料就是“绿色设计”了,对于天然资源,还是应该节制使用。另外,竹子本身怕潮、怕虫咬,不耐热,而且强度不够,因此笔记本的设计者宣称他们的产品经过了“数道复杂工艺的处理”,使笔记本的外壳解决了受热变形以及褪色、磨损、虫蛀等问题。另外,竹子外壳和机身的结合也是个问题。因为竹子是有机材料,金属是无机材料,把它们粘合起来非常困难。设计者自己也承认还没有找到更好更稳定的接着剂与贴合方式。我觉得这种“没有困难也要制造困难”的精神,也有悖于“绿色”的原则。
何塞·卢岑贝格认为“自然不可改良”。
所以,实现“绿色设计”的根本途径,不是考虑通过什么方式去改造自然,而是首先要改造“人”自身的观念。
因此我们呼吁设计伦理的规范。
首先,“以自然为本”作为哲学意义上内省的思考,并不是绝对地否定 “以人为本”。而是为了摒弃设计实践过程中对物质性的一味追求,对动物性的一味满足和对个体性的一味迁就。
我们提出“以自然为本”,不是为了“理论创新”,而是为了改变设计的“态度”和价值判断。
其次,缺乏伦理意识的设计,已经沦为消费主义的帮凶,为了经济利益而不断地进行“创新”,最终加剧生态恶化,给“卓越”的人类带来毁灭性灾难。所以,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伦理诉求当做设计创新的原点?不要一谈创新,就是新材料、新工艺。
设计的指向是多元的,我们需要反省……
演讲文稿源自《对设计“以人为本”和“绿色设计”两个观点的反思》:
http://new.qqxq.net/blog/user1/36/archives/2008/1340.html
时间:2009-08-12 23:36:17来源:{dede:field.source/} 作者: 点击:次
- 上一篇:阿里软件在台湾注册碰壁 Logo相似遭驳回
- 下一篇:第一届届蓝色港湾动漫音乐节
- 收藏
- 打印